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企一乙第五組黃麗蓁 「難老藝苑上課心得」











 













 


加秋    山水審美的心得   企一乙第五組   組長:黃麗蓁   


2008/06/20 16:11:42


這次去老師家給我很不一樣的體驗,從沒想過國文課也可以這樣上,從出發就很有趣,竟然有兩家OK,剛開始還走到反方向了呢!不過在經過一番曲折後終於到了,入眼的是老師古色古香的門楣─難老藝苑。這名字取的很好,一言以蔽之的形容出 老師與家裡的情況。


    在那裡我看到了許多優美的字畫,達摩祖師「精氣神」的意象更是與「難老」相得益彰。老師似乎很喜歡行書,許多書法都由行書寫成,我也很喜歡,尤其是行書大家的作品,那力與美的流暢感,使人精神舒暢!溫潤的玉石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同學們傳閱時都小心翼翼的呢,深怕一不小心就捏壞它了!


    不過印象最深的非老師的歌聲莫屬啦!玄覽堂堂歌唱的真好,大家都聚精會神的聽,深怕錯過一個字了。而老師的照片集更是琳瑯滿目,看到老師去了這麼多地方真讓我羨慕啊,可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最佳寫照,而且還把每個地方都細細的珍藏起來,照片旁也加了很多註解。老師真是個有行動力的人,趁還有能力的時候,想去哪就去哪,毫不遲疑,再說有師母如此良伴,每一趟旅遊肯定盡興,這樣就算以後走不動了,也絕不會後悔,因為有了那麼多的珍貴回憶,不時拿出來回味一番,也算不枉此生了。


    總之,這堂課我見了很多,學了很多,很感謝老師如此大方,讓我們分享了這些。


    結束之後,就開始著手準備報告的事,我盡量依照著每個人的專長分配工作,有查資料、資料整理、做Power point、報告,四大項。我們這組是幽奧之美。在整理資料時,看到許多幽景和奧景,有著幽深之美的大部分是寺廟,因為「世外桃源」有一種超脫、逸世之意境,使人產生修身養性之感應,隱逸情感油然而生。而奧景更是妙不可測,令人驚異!看了那些景點的介紹與圖片後,真是讓我神往非常啊!在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京都南禪寺。找資料時,發現了它的四季之美,春天的櫻花、夏天的綠蔭、秋天的紅楓、冬天的雪景,真的好想親身走一遭。高22公尺的三門也是必看的景點,登三門樓遠眺京都市內風景,鐫美秀麗,風光無限。在歌舞伎劇目《樓門三五桐》裡,主角大盜「石川五右衛門」登上三門後也是大讚:「絕景呀!」而它旁邊遠近馳名的順正京豆腐店,光看圖片就讓我口水直流了,我還問了有去過京都的同學,對京豆腐的感想,一個字─讚!


    這世上無所不有,處處神奇奧秘至極,像是波蘭的鹽城、南非甘果洞、泰國的蝙蝠洞、位在紐西蘭北島的螢火蟲洞等等…在波蘭,有個皇家鹽礦,在可深達一百三十五公尺的地下,形成一個鹽城,約有七層樓高,內部結構壯觀,使人不得不嘆服其鬼斧神工。更令人驚奇的是在地底下有一個教堂,約可容納五百人,教堂內的浮雕等飾物,都是以岩鹽雕鑿出來,鹽城內還有一個博物館,收入了它的形成與歷史等。而甘果洞最特別的地方是據聞曾有交響樂團在此表演,因為迴音效果特佳,並可容納一千五百人左右。螢火蟲洞真的很美,抬頭仰望,滿眼星空,沒想到會在一個石灰洞裡,看到千萬隻螢火蟲飛舞,不過這些都沒比蝙蝠洞給我的震撼大,黃昏時,蝙蝠成群結隊從洞里飛出覓食,劃過長空,長達一個半小時左右,實在壯觀,吸引遠近游人慕名而來。


    這次的國文報告,雖然是第一次,可能還顯得有些生疏,但每一組都很認真的對待這次的報告,資料找的很多,也讓我們欣賞了很多優美的圖片,認識了很多地方,像是雄偉之美的大峽谷,它的天空步道真是讓人嘆為觀止耶,之前看到新聞播的時候,就覺得原來科技已經進步成這樣了,竟然能站在高空俯瞰著這麼宏偉的風光,如果有機會,希望能親眼看看那樣的景色,雖然我是有點懼高症…每組的報告方式都有些不同,也讓我學習到了不同的做事方法,我覺得我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希望下一個報告,我能作的更得心應手!


 


 


              玄覽堂堂歌       林比文詞


             (難老養生歌)


                                    1992年3月10日


                           原曲:西藏歌謠、金頂頌





 


 


 


2008年6月24日 星期二

「甘草」可以隨意當「調味料」「矯味劑」嗎?「甘草」的禁忌為何? 林比文札記




「甘草」可以隨意當作調味料嗎?甘草的禁忌是什麼?


               2008.6.25.比文雜記(草稿)


目前坊間食品業的許許多多食品,把「甘草」作為「調味」「矯味」料使用,最常見的是市場裡許多醃製品、水果沾料大量使用「甘草」作為基本「增甜味素」。因此,「甘草」吃太多的機率大增,那麼「甘草」吃多了會怎樣?哪些人不宜吃?便值得作進一步的探討。


首先,必須釐清「甘」和「甜」的「味道」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俗眾容易把「甘」「甜」混淆起來,認為都是「甜味道」。其實「甘」是「甘」,「甜」是「甜」,它們最大的差別是在「嘴裡」的變化感覺不同:「甘草」入口「甘味」濃厚,吃下去,餘味仍「甘」,不會「變酸」~意味著它在口裡不被唾液分解;而「糖塊」入口「甜味」清淡,吃下去,餘味「變酸」,說明它的「甜、葡萄糖」和「口水~唾液」中和而被分解。因此,這兩種「性味」截然不同的食品,進入「體內」的作用也大不相同。


根據《本草備要》的記載:甘草(有補、有瀉,能表、能裡,可升、可降)


性味:味甘,生用氣平,炙用氣溫。


功用:生用:補脾胃不足,而瀉心火(火甚急者必以此緩之)。


      炙用: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


配伍功用:


入和劑則補益。


  入汗劑則解肌(解退肌表之熱)。


  入涼劑則瀉邪熱(白虎湯、瀉心湯之類)。


  入峻劑則緩正氣(薑附加之恐其僭上,如:四逆湯;硝黃加之恐其峻下,如:小承氣湯;皆緩之之意)。


  入潤劑則養陰血(炙甘草湯之類)。


生肌止痛(土主肌肉,甘能緩痛;如:芍藥甘草湯)。


通行十二經。


解百藥毒(凡解藥毒,並須冷飲,熱則不效。小兒初生,拭去口中惡血,綿漬汁令咂之,能解胎毒)。


命名:能協和諸藥,使之不爭,故有「國老」之稱。


    文按:「能協和諸藥,使之不爭」:指和其它中藥喝下去,在胃裡頭不會有翻攪、不適之感,也叫「致中和」,所以有「調和鼎鼐」、「國老」之稱。


禁忌中滿證者忌之甘能令人滿。亦有生用為瀉者,以其能引諸藥至於滿所;經云:「以甘補之,以甘瀉之」是矣;故《別錄》甄權並云:「除滿」,脾健運則滿除也。仲景治痞滿證,有甘草瀉心湯。又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瀉~陶宏景著《明醫別錄:發明藥性》)


文按:甘草基本上是「甘味」會令人「胃部脹滿」「全身脹滿」的藥物;「亦有生用為瀉者」:還是需要配「茯苓」資下,才會有「瀉下」的效果。至於「以其能引諸藥至於滿所」則是利用「脹滿」的功能將其它「化痰、化瘀、除濕、利水等藥物」調和起來帶到「脹滿之所」去「溶解~痰塊、瘀阻的物質」,再由「利水、除濕」的藥物將它帶走,所以表面上看去是「以甘瀉之」,經文應該如是去理解,才算掌握到真義,例如:「脖子脹滿,頭重脹痛,腰腳酸重,身重疲倦,胸口緊悶,痰黏咳嗽等」,一系列濕鬱體表的外感症狀,用荊防敗毒散(解散體表濕氣)為君藥,方中有「生甘草」調和百藥,更重要的是裡頭有利濕的「茯苓」和除「太陽膀胱經濕氣的羌活、防風、荊芥」,才能順利的將表濕鬱結(脹滿)解除(瀉之)。所以「甘草」「生用為瀉者」「以甘瀉之」是要配合其它「除濕」「利水」之藥物才能成立的。這就是「配伍功用」:「通行十二經」「入汗劑則解肌」的例證。


    至於《別錄》甄權並云:「除滿,脾健運則滿除也。」是指除「虛滿」,利用它(炙甘草)的「補三焦元氣」(補氣)的功能,除去「虛滿」。「虛滿」的感覺是「胃部長期吃各種攻藥,覺得脹脹的」,用手去「按壓、輕揉」反而覺得舒服,這種「脹滿」就是屬於「虛脹」,這時節通常是用「香砂六君子湯」為主方去加減,裡面就必須用「炙甘草」配合「補氣、健脾、除濕的人蔘、焦白朮、茯苓」「行氣的木香、砂仁」」等「除滿」。(醫案:見附錄)


    這段記載最重要的一句話是;「陶宏景著《明醫別錄:發明藥性》:又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瀉」。給使用「甘草」的後人提供了寶貴的「配藥要領」。前面「配伍功用」也指示著一些「配藥要領」,如上例。


這裡還必須指出臨床上的注意事項:由於「甘草」有「補脾胃不足」「補三焦元氣」的功效,換句話說,它會關緊全身的孔竅,以達到「補氣」的功用;所以它「會縮小便」(關緊全身孔竅之一),因此才標舉「中滿證者忌之」。這個「中滿證」必須好好去體會,這個「中」字,不單是指「中焦」「身體中部」而已,應該是指「全身裡面」才對。所以除了「胃部脹滿」外,還包括「全身脹滿」:「眼皮脹滿」「手腳脹滿」「脖子脹滿」的感覺(均屬實滿)都應列為「禁忌」。若不明白至此,「隨便用,隨便錯」,那就像汽機車加錯汽油那般嚴重的後果。所以當一個人「小便少、澀、熱」之際,單吃「甘草」或是使用中藥方子有「甘草」沒加「茯苓」再去「縮緊小便」,那就會「尿不出來」,立即變成「尿毒症」。看西醫則立刻「洗腎」,並且沒完沒了的洗下去,後果嚴重不嚴重?如果是兼「脖子、頭、眼、腰、手腳脹滿」如上例,又兼「皮膚癢、紅疹塊」,沒配用「上方~除濕、利水之藥」,見其疲倦、氣虛弱而配用「黃耆、枸杞子、西洋蔘等補氣藥」,則鬱結在體表的「紅疹塊」(營衛之間的濕毒),「受補益疾」而變得「頑強、難除」,甚至變成西醫所謂的「紅斑性狼瘡」(西醫常用類固醇之類藥物去壓制),這都和使用「甘草」(縮小便)不當有密切關係。這些案例警示著「用藥」必須深明「藥性、禁忌」和「謹慎小心」,不容絲毫「孟浪」「莽撞」。


看了以上解析,「醃漬食品」「水果沾料」單用或大量使用「甘草」適宜不適宜?答案就很清楚了。


至於啟業書局出版的「中藥臨床應用」一書所記載「甘草」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使用注意」充滿「矛盾」,就不去辯解了。(道理參閱:枸杞子能明目嗎?篇)


 



附錄:「中醫如何診治肝病?」馬師光亞著(九思出版社1998年版)


    慢性B型肝炎誤治成脾虛證


男性 51歲住花蓮市中美路○巷○號


病歷:046057


時間:1989.7.14.


病證:患B型肝炎年餘,先住醫院治療,不見功效,回家服生草藥,初尚有效,久亦無效,且變成腹瀉之症,繼改請○○中醫診治,服龍膽瀉肝湯,腹瀉更甚,終成臌脹,我診其脈:沈弦,舌苔白膩,腹瀉如水,一日十餘次,腹脹大如鼓,按之柔軟如棉,食慾不振,食後覺滿脹;此是脾失運化之力,必須「溫中補脾」,處方如下:


西黨蔘三錢  白朮土炒三錢炮薑二錢 厚朴三錢 茯苓四錢 草蔻三錢 老木香二錢 附子三錢 大腹皮三錢 茵陳四錢 炙甘草一錢


此方是用「理中湯」合「實脾飲」加減,服二帖腹瀉即止,服七帖腹脹即消, 七月二十三日 複診,用上方加黃耆 一兩 ,扁豆二錢,服十四帖,食慾正常,消化力恢復,大便一日一次,肝功能檢查已接近正常,最後用蔘苓白朮散加黃耆、補骨脂、茵陳,服三十帖而痊癒。


此證初為急性肝炎,住醫院檢查,服保肝的藥品,肝功能時低時高,出院後,服生草藥,初頗見速效,久服反不效,是患者脾氣日漸衰敗之故,因而增腹瀉之症,後服中藥龍膽瀉肝湯(大苦大寒的攻藥),腹瀉益甚,致成臌脹惡疾,「金櫃要略」云:「治肝之病,須先實脾」,許多醫者治肝病都用苦寒的藥,苦寒的藥治急性肝炎之熱重者有效,不知久服損脾,常使患者成中寒之症,此證是因此而成,故用「理中湯」合「實脾飲」溫中而癒。(見該書9092頁)


文按:老師在此醫案裡面使用的「甘草」都是用「炙甘草」,配合「補氣、行氣藥物」除「虛滿」(臌脹屬虛證),就是利用「甘能令人滿」(填充、填滿~補氣)的功能。所以研讀「醫藥書籍」要善加分析推理,要從實際出發去「辯證論治」,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否則如上例,見到「B型肝炎」就下「龍膽瀉肝湯」去瀉「肝火」,使病況很快的陷入「危急的壞症」,豈不是「害命」!該病人「運氣好」,遇到「精於辯證論治」的老師,才得以「力挽狂瀾」於「危運之境」。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1999年春「一場乾學:學術研討會」的「微言」



          整理「舊資料」勾起一段對「學術研討會」「不愉快」的回憶


~仍然期盼台灣「發揚中華文化」會有「婆娑之洋」「波濤壯闊」的一天,因此,將當時「芻蕘之言」「野人獻曝」(po)到「我的文化館」~「部落格」。


                                     2008.6.15.比文附記


 


給中央大學中文系所康來新所長的一封信


 


來新所長道鑒:仰企


道範,得聆  雅教,無任銘感。比維


德業精進為無量頌。此番結緣,緣起於漢聲電台生活掃描節目的介紹。特著唐裝與會,參加了第二天的研討會;一天下來,感觸良多。由於當時時間有限,不可能暢所欲言。可是回來數日,仍有股莫名之氣和著久久揮之不去的印象,使人有不言不快之感,於是給  您寫上這封特別的「心得報告」,並請  恕我直言不諱。


   總的來說,整場討論會內容,似乎還在中國學術文化「入德之門 」的門外徘徊,尚找不到「其門而入」,所以並未見到「百官之富,宗廟之美」的學術殿堂;尤其是講經論道部分,多違「不刊之鴻教」「天下百慮而一致,殊途而同歸」的經旨。如:「推經立義:廖平公羊學解經方法」,即犯「小孩子看明器」的毛病;作者自言:「廖平經學六變為何物,尚不明白」的情況下,也敢發表廖平解經方法論文,這樣的認知、推論的結果,難免得到「離經叛道」的見解。更絕的是:張○○的「抄襲」案,雖然當場有加以糾舉,但只不過當場的三四十人知道部分真象而已,場外「天下學人」都將認為張○○為儒、佛學專家!博得無窮的「名」「利」也未可知,這或許是「失小得大」的怪招吧!否則,這種場合,何敢當大眾面前宣讀令全場人士絕倒,又有「如坐針氈」般忍受「無知的學者」「啞吧的演說家」的羞辱、踐踏之感。如果把這種論文集當作小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的作文練習本,文中有錯漏、訛誤、抄襲之病,亦屬正常。那麼「長者」「知者」予以包涵無妨。若謂這樣的作品集結起來,即稱是中國學術文化界「升堂入室」的「結晶」,並大事印送海內外,則將貽笑大方矣!


   莊子說:「吾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夫不自見而見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夫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雖盜跖與伯夷,是同為淫癖也。」(駢拇)達芬奇也說過:「馬薩喬以他的作品證明,那些不是被大自然所感悟,而只是沿襲老師的人的勞動是徒勞無益的。」(文藝復興史綱一九○頁)這裡指出讀「經典」的入門要領:讀經典裡面的道理,首先要「丟開尋常看待事物的方法」(叔本華),由「觀心」而「心觀」等多焦點、多層面、多角度、多方法透視「自然」(生命宇宙)「糟粕」(莊子語),便能體會「道法自然」的眾妙法門。也才不違「吾言甚易知,甚易行,」(道德經)、「經者,常也」的經旨和前人「聖人之道、亦不過至為平易之大道」(東坡語)、「使滿街都是聖人」(王陽明的教育目標)的學術見解。學者如果能從「自然」中「知覺慧觀」地闡明經義,證明這些流傳千年以上的「經典」多具「規律」的特性,這些「規律」「典型」也是它能「行諸百世而不惑」、「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這樣的研討會或較具價值。沒想到這次「游學」,卻見到「郢書燕說」中「今世學者,多似此類」的場景。這或許是令我心緒久久不能平復的原因吧!也是院長在閉幕式中開場白時所形容的「乾學」(指乾燥~枯燥的學術~沒啥路用的學習、學問)的真正原因吧!


   古人強調「明道」在「致用」(歐陽修)。吾人研究經典,闡釋經義的目的,是欲藉先人的智慧提高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的能力,使我們體悟宇宙和人生的微妙關係(究天人之際)及前人把握到的「生命宇宙」的法則(通古今之變),使我們更理性地把握人生,充實生活,給「當下」生命更愉悅,並覺得此生不虛此行。以上荒誕冗言,勞費


清神,至為歉仄。然受人一飯之恩,卻默默而去,似有失「禮尚往來」之義,故贅述淺見並抒激情,尚祈


宥諒為禱。肅此奉聞。祇頌


道祺


                                  後學 林比文敬上 一九九九、三、三一


附奉:歌詞兩首及名刺(玄覽堂堂歌、釋迦牟尼頌~見難老藝苑篇)


 


2008年6月14日 星期六

養生醫話:用題西林壁詩(中醫辯證論治焦點論詩)答覆學生何筱敏提問「對時下一些養生資訊為什麼不可盡信」 林比文詩論

            「參伍合參」與「望聞問切」的本質正義蠡測


                                               林比文論詩  2004. 8. 30.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皆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文按:


    這首詩也可以理解為一首養生(人生)哲理詩。作者觀察到社會上一般人對病症和方藥(事物)的習慣性看法,多站在自己感性認知的角度來論斷病症和方藥(事情);因此,在認識和處理病症和方藥時,只看到病症和方藥的一面而不能統觀到病症和方藥的全部真相。「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皆不同。」說明一般人通過感覺器官得到的對客觀具體病症和方藥的生動直觀的現象和外部聯繫的認識;它的特點是表面、直接、具體、形象和生動的反映客觀病症和方藥,但不能深刻地、完全地反映病症和方藥之間有機繫聯的本質及其規律。尤其是「身在此山中」的人,把對病症和方藥的「距離」擺得太近,甚至於完全失去「距離」;所謂:「當局者迷。」如此一來,天天看得見的病症和方藥容易引起關於職業和賺錢的聯想,以致擾亂治病和用藥的神聖意義及對病症和方藥不能全面而正確的認識。


    全詩用借喻手法歌詠「廬山」:治病和遣方用藥(病症和方藥)的真(真理、本質)和美(醫藥的藝術)是不容易瞭解和欣賞的。作者運用「以實(實物:廬山)寫虛(理論、抽象觀念)」的手法,把「廬山」從七個焦點:橫、側、遠、近、高、低、「身在此山中」去觀賞,見到的只是「廬山」所呈現出來的一個片面形式;而人們習慣地容易脫離實際內容、全部真相,去片面強調或誇大個人所立焦點見到的表面形式。尤其是所謂的「學者們」講學立說,容易犯「小孩子看明器」、「郢書燕說」、「瞎子摸象」等毛病。作者從養生(全部人生)的返照理解到人情世故的實況,捕捉到世人的這個典型,寫出這首有名的詠「廬山」詩;一方面指出「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原因,一方面暗喻觀察學習醫藥治病要「多焦透視」「參伍合參」「四診並用」的重要性。


    也許有人會質疑,或許作者純然是詠「廬山」的一首「山水詩」,被吾人作過多的引伸,和作者的原意大相徑庭也未可知;因而我們有必要作進一步的深究,到底作者在創作時的經驗和心理的背景如何?將有助於對這首養生哲理詩(隱喻)的理解。我們對東坡的生平略有認識的人都知道,東坡涉獵佛、禪、道家、中醫養生學術很深,它的許多作品都帶有佛理、禪味、老莊思想,甚至還給醫書寫序文;因此,吾人從老莊、禪理去禪悟「它」,從「養生醫理」去理解「它」,不失為「研究東坡詩文」的好主意;也因此吾人將這首詩可以理解成:作者在「師法自然」、「道法自然」的遊歷中或體悟「全部人生的養生醫理」之後,借遊遍「廬山」之隱喻帶有總結性的題詠;所以作者自述在「廬山」題過「初入廬山」三首、「過廬山下」一首、「廬山五詠」五首、「贈東林總長老」一首、「廬山二勝」二首(註一)之後,作此詩並謂「僕廬山詩盡于此矣。」換句話說,作者如果不是泛游了全「山」,收攝遠近高低的全部「峰嶺」在胸中構成整體的形象,就正如「初入廬山」第一首中所說:「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那樣,只能看到「峰巒坡陀」的「偃蹇之狀」了,也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局部形象罷了!至於次句「遠近高低皆不同」是指眼中所「識」的「廬山」景物、又隨身之所處(方法、角度、焦點)而各各不同;此時此際,「廬山」的局部的「真面目」,也就是作者當時所認知的「廬山真面目」;這也沒錯,就一個人學習和經歷的心路歷程而言,每個人認識病症和方藥,總要經歷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逐步深入、逐步擴張的過程;即最初總是從某一方面、某一角度開始的,因而必然具有單向性的特點。這種階段性的直線性的片面認識,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或思維形式,本身有甚麼罪過?儘管是片面,卻是學習、認識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並且是思維的一個必要環節。我們有了這一層認識,便能理解到為什麼「題西林壁」詩完成後,作者自謂:「僕廬山詩盡於此矣!」而其它先前的作品:「過廬山下」、「初入廬山」、「廬山五詠」等詩作仍被保存下來,並且有它一定的價值(註二);這就道出了一個平凡的哲理,包括了全體與部分、宏觀與微觀、分析與綜合等耐人尋思的概念。作者慨嘆「身在此山中」反不識「廬山」的真面目之時,其實是識了「廬山」真面目之後的「見道」之言;是經過了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參伍合參、四診並用),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諸認識、因而對「廬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後,才悟到「身在此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時反而不識其真面目的道理。可是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大醫家不了解人情、世故,也沒有一個真正的偉大醫藥(藝術)作品不是養生(全部人生)的返照;而作者對此藝術作品的得意程度,可從「僕廬山詩盡於此矣!」一句得知,在獲得了全方位思維、從多方面來考察問題,把病症和方藥的相互聯繫看作多樣性的統一的經驗,警策性的哲理便隱括在隱喻詩中了。這就是吾人推論作者借喻詩旨的依據;認為作者同時也體覺到世人把活生生的治病和遣方用藥簡單化、粗糙化,或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者只看正面不看反面,或者把局部當成全部,並且給它絕對化而走向了謬論,違背了參伍合參、四診並用:醫理和遣方用藥靈活運用的全面性。因此,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不僅贏得了後世的廣泛傳誦和吟味,同時也成了人們諷喻某種社會現象的熟語。作者通過巧妙的安排,隱喻養生「參伍合參、望聞問切:全方位思維」的
重要,也是這首
詩的強大生命力所在。


林比文  中醫思維與方法散論之一      2004. 8. 30.                           


註一:


初入廬山  三首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游杳靄間。如今不是夢,真個在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


過廬山下  一首 並序:予過廬山下,雲霧騰湧,默有禱焉。未午,眾峰凜然,故作是詩。


亂雲欲埋山,勢與飄風南。群隮相應和,勇往爭驂潭。可憐薈蔚中,時出紫翠嵐。雁沒失東嶙,龍騰見西龕。一時供坐笑,百態變立談。暴雨破坱北,清飆掃渾酣。廓然歸何處?陋矣安足戡。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五老數松雪,雙溪落天潭。雖云默禱應,顧有移文慚。


廬山五詠


盧敖洞:上界足官府,飛仙亦何益?還在此山中,相逢不相識。


飲酒台:博士雅好飲,空山誰與娛?莫向驪山去,君王不喜儒。


聖燈岩:石室有金丹,山神不知秘。何必露光芒,夜半驚童稚。


三泉:皎皎岩下泉,無人還自潔。不用比三星,清光同一月。


障日峰:長安自不遠,蜀客苦思歸。莫教名障日,喚作小峨眉。


贈東林總長老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廬山二勝  並序:予游廬山南北,得十五六奇勝,殆不可勝記,而懶不作詩,獨擇其尤者作二首。


開先漱玉亭


高岩下赤日,深谷來悲風。擘開青玉峽,飛出兩白龍。亂沫散霜雪,古潭搖青空。餘流滑無聲,快瀉雙石拱。我來不忍去,月初飛橋東。蕩蕩白銀闕,沈沈水精宮。願隨琴高生,腳踏赤琿公。手持白芙蕖,跳下清冷中。


栖賢三峽橋


吾聞太山石,積日穿線溜。況此百雷霆,萬世與石鬥。深行九地底,險出三峽右。長輸不盡溪,欲滿無底竇。跳波翻潛魚,震響落非泬。清寒入山骨,草木盡堅瘦。空濛煙靄間,項洞金石奏。彎彎飛橋出,瀲瀲半月彀。玉淵神龍近,雨雹亂晴晝。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


註二:其價值是在指出一個人學習過程的階段性及「局部的真面目」;問題便出在這裡,一般所謂的「學者們」往往只讀到這些「階段性、直線性的片面認識」的作品,便停留在這個「局部的真面目」裡,不再繼續「遊廬山」;因而把活生生的「病症和方藥:廬山」簡單化、粗糙化,或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者只看正面不看反面,或者把「局部」當成「全部」,把局部的、個別的經驗片面誇大其作用,並且給它絕對化,誤認為是普遍的真理,使人不能統觀事物的全體,而走向了「剪貼式的教條主義」或「鳥籠式的經驗主義」的謬論,違背了事物發展的全面性,莊子、列禦寇篇所謂:「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淺,而欲兼濟道物,太一形虛;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形累不知太初。」以此「知在豪毛,而不知太寧」之學去「有執、有為」,只能以「一孔之見」在實踐中到處碰壁。(參閱拙著:莊子南華經正義、宗本養生教義講稿~列禦寇篇)


 


筱敏學棣:看了此篇答覆請轉知令弟(想減肥、在看日本人寫的相關減肥書籍),並在最新回應欄寫下你的心得。  


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五行音樂」真的會有「五行療效」嗎?答覆羌玥同學的提問 林比文

「五行音樂」真的會有「五行療效」嗎?答覆羌玥同學的問題    林比文


羌玥同學:


    妳問「五行音樂」真的會有「五行療效」嗎?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五行音樂」CD大陸出版沒多久(二十多年前)我就買來研究過。從基本上來談,以「身體」作為「接收器」,凡是「合於身體要求的任何事物」,除了飲食、藥物之外,包括色彩、線條、音樂、建築、山水、、、等在人的活動中一切訊息刺激,若是會「使人」覺得「通體舒暢」,「身體~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還想「再來」「再多一點」的「需求」感,「那些東西」往往就是「身體」裡面所「欠缺」的「物質」,所以我的「篆刻」「書法」作品中,有「惟適之安」「蘭芷清芬」兩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相反的,則不是你身體所需,勉強接收下去,就會造成傷害;尤其有病在身的人,和正常(健康)的時候所適宜的「萬事萬物」是很不一樣的;必須由病人本身的體會為主要考量;不可由外界(旁人~包括一般醫生)來「越俎代庖」「以人養鳥」,若是由主觀意識為出發去考量,很少不失敗的。所以妳聽「易經五行音樂」覺得不舒服,甚至引發「病情嚴重起來」的現象,顯然這套音樂並不適合你的「體質、病情」。一般說來,「音樂」(節奏~八大藝術皆具)基本上對「人體」而言,就是抒發、寄託「情緒」很好的一套工具,當然對「身體健康」而言是具正面的意義。但是,從「陰陽」的理論來分析,「音樂」也可分出「陰、陽」兩類,中國傳統音樂「五音」~「宮商角徵羽」:「商、羽」兩音屬「陰」~「音調比較舒緩、柔和~陰柔」;「角、徵」兩音屬「陽」~「音調比較雄快、高昂~陽亢」;「宮」音則介於兩者之間,叫做「中正平和之音」。而疾病總和兩分也可用「陰陽」兩類來區隔,一旦病情屬性能分辨時,選擇音樂「陰陽」就可以有依據了;當然病情的輕重、緩急、規模~範圍大小、長短,久暫等這是「量化」問題,也是對「問題」的「深化」認知和「精確」處置的關鍵(參閱:訂正北京、同仁堂刻石錯字的附錄)。量化精準,應用「音樂」甚至可達「引商刻羽,雜以流徵」(萬綠叢中一點紅)那般「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利用「音樂治病」是要懂得「辯證論治」「調平陰陽」才行;否則瞎搞亂來,反而得到比「刻舟求劍」「緣木求魚」更嚴重的後果。


    現實社會裡面的360行,它的「學習」「專長」從「技藝」焦點來審視,可分「三境界」(請參閱「養生主」「題西林壁詩」「理想人格與真善美聖」等篇章),其中「中、低」等級的人數佔絕大部分,他們的「促銷」經常是「只站在自己」(當下人生、現實人生而不是全部人生)的焦點、角度、層面來片面「誇大」;這其中包括「五行音樂」的「五行療效」。其實,提到「療效」勢必具備精湛的「辯證論治」功力的人才有資格置喙,這等級人物所談的「療效」才會精準,否則便像「路邊」「電台」賣藥廣告一般,「可信度」妳該清楚。但在「隔行如隔山」的情況下,大多數「無知」的人容易偏信「一家之言」,如同荀子、天論篇的最後一段,評論諸子百家「各有所偏~立於自己的焦點大放厥詞」,這也沒什麼不對(參閱:本部落格~題西林壁詩)!問題是一般人沒有鑑別、評審(對問題作全方位思維)的能力,往往就會像「金元四大家」被割裂開來看待,而專去偏信其中一家造成診療上的失誤(參閱:中醫文化與思維~金元四大家)。如果以上說明能夠了悟,對「五行音樂」「五行療效」的論述,就可以掌握它的實質狀況了。


以上是對「五行療效」的通論,強調總的方向;至於「五行音樂」的分法,和實際「五臟」疾病是「南轅北轍」的,如同農民曆二十四節候及「三伏天」的記載,在台灣~濕熱型海洋性氣候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台灣人(尤其是農民)如果依照農民曆記載的「節候」等去辦事,那是「緣木求魚」的蠢事啊!可是社會上偏偏就有「自以為是」「師心自用」的人士在傳播「似是而非」的理論。大多數人則「人云亦云」「莫知所云」地遵循下去。用這個比方來說明「五行療效」的「誇張」「荒謬」是很妥切的。依我的體驗,「五行音樂」只不過是「五首舒緩、輕鬆的樂曲」,可以緩解人的「緊張」情緒(其實一般音樂都具此功效),尤其「久病纏身」到「六神無主」的病人,偶而用一些舒緩、輕鬆的音樂是可以幫助緩解「緊張的神經」。若將「此功效」硬要說成「五行療效」也未免太誇張了吧!這個說法妳同不同意?


至於「商場」「行銷」考量,用強調「五行療效」的作法,應該是「無傷大雅」吧!我們也無須去糾察、訂正他們。但是從事養生「護衛蒼生」的人卻不可不辨明,引荀子、天論篇,對「祈雨」活動評論說:「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正是對這樁事情的寫照。這種「實事求是」的「理性主義」是當今「教育界」最需要加強的一環。謝謝你「提問」,讓我有這個「機會」、「動機」來說明它。


難老藝苑主人簡覆   2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