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回覆育承學棣「胃脘痛」的提問 (草稿) 林比文

回覆育承學棣「胃脘痛」的提問   (草稿)     林比文


t155122 2008/12/11 22:40:49


老師您好:


我是經一乙的陳育承,有些問題我想問問您,最近我常常肚子會痛,我想應該是胃痛,但是又沒有吃壞肚子,可是常常就是會痛。老師可以幫我解答一下,為什麼會這樣?要如何才能比較不容易胃痛嗎?


謝謝老師!


玄覽堂主人2008/12/12 17:41回覆


育承學棣:


提問知悉。不明原因「常常肚子痛」「胃痛」,通常和生活作息、飲食有關:生活方面:如一吃飽飯就「伏案」坐~「上網、看電視、寫功課、看書、、、」,使腸胃蠕動不順暢,甚至「功課壓力、情緒緊張、用腦甚多、、、」而「消化停滯」;再如飯後「趕路、趕車、、、」或是「飲食時間」不當~如「吃宵夜」等也會引發「消化不良」等「症狀」。飲食方面:飲食內容出問題,例如:經常吃「高澱粉」類食品~「馬鈴薯、芋頭、玉米、地瓜、、、」及「甜度高的大棗、龍眼乾、蜜餞、金棗糕、、、」等,在胃裡儲留時間比較久而出現「痞悶、脹滿」之感,中醫所謂:「甘能令人滿」,意思是說:這些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胃裡撐滿而造成「消化不良」;其次,「零食」攝取不當。以上種種原因只要不斷「犯規」便會「愆延」成「胃體傷害」的毛病。如果有其它「兼症」則另當別論。


 


「胃脘痛」的專業「辨證論治」:「胃脘痛」病情複雜,不是「胃痛」吃「止痛藥」就能解決問題。在此略抒我跟「恩師」臨床多年的淺見。


一般人說的「肚子痛」,在中醫裡面通常是包含「脾胃」「臟腑」之症。「胃脘痛」雖說病在胃,主症痛,胃宜「和、降」,痛隨利減。但「胃痛」之病,實際是和「脾、胃」相關聯,變化卻有許多不同。主要分別是「陽道(胃腑)多實(實症),陰道(脾臟)多虛(虛症)」,「胃痛」則一,「虛實」各異。


「胃脘痛」有從「外感」來者:發病驟急,風寒為多,遏抑脾胃氣機。該症最常用方是李東垣的「草豆蔻丸」;在「蘭室秘藏」中有二方,病情簡易者,用「脾胃虛損論方」,較複雜者用「胃脘痛門方」;該二方「解表止痛」,顧護「胃氣」(胃的消化功能),有其特點,不落俗套。草豆蔻治此症,「止痛」確有療效,用量可較他藥為重。


「胃脘痛」從「內傷」而致者,常見「虛實」兩證:「實證」以「食傷飲冷」較多見,一般用「消導溫運」就能奏效;「虛證」較複雜,又可分為「陰陽」兩類~「陽虛」者(蠕動功能不足、偏內寒),脾胃不足,病勢不劇,但「胃中陰冷」,纏綿反復,時發時癒,治用「理中湯」加益智仁屢能建功,服藥後胃中舒暖,得「腸鳴轉氣」(腸子蠕動排氣),其痛即緩。臨床曾遇「脾胃不足」的病人,入夏飲冷,尤其入冷氣房室,胃中即隱隱作痛,痛牽心腹,嚴重些的「大便薄瀉」,先師用「理中湯」加小量草豆蔻、桂枝,有卓效。如其「胃痛」「困乏」周身瑟縮,狀似「感冒」,「汗」出不透,是「非節之寒」遏抑「胃陽」(寒氣阻遏胃腸蠕動功能),雖在夏月,亦應用「桂枝湯」加草蔻、橘皮、香薷等,藥後「溫浴」取汗即癒。



最棘手的是「胃陰虛」(通常是指胃體受創,呈現枯萎、收縮現象,如:胃壁長期受到藥物的侵蝕而胃壁變薄乾枯~萎縮發炎):儘管診治用「酸甘養陰,甲己化土」法,方藥符合病情,但效果和預期常常呈現「不明顯」或「較差」(該法目前成為一些中醫院處理「慢性、萎縮性胃竇炎」的常法)。「陰虛者」必見「舌嫩苔微、質紅少津,或見舌尖紅、涎唾少、口乾澀,脈細弦略數,尤其胃不思納,穀入無味」,以上症狀具備才可應用上法。如果患者舌質光而口中尚潤,欲得「溫飲」,這是「陰傷」兼「陽氣虛」,「酸甘養陰」之法不盡適用。若更見「舌面光、質稍暗,津潤有涎」者,此非「陰虛」,而為「胃有痰飲」。以上三種「病變」,均可出現「舌光紅」,決不可憑此一「症」便斷為「胃陰虛」。真屬「陰虛」者,舌質多「嫩紅」;「氣陰兩虛」者,舌質多「稍胖」;「痰飲為患」者,舌質多「稍胖而色較淡或稍暗」。而最重要的關鍵點是辨別「有津與無津」,果屬「陰虛」,那能出現「津潤」!?至於「酸甘養陰」的用藥,仔細「辨識」,會發現該證最易被忽略的「問題」是「脾運與通降」,因為「津液乾枯」是有許許多多「病因」造成的「結果」,而「眾因」中「最根本」的「源頭」通常是「脾的運化出問題」及「胃的通降出問題」,造成「源頭」「津液被阻塞」而「末尾~舌質」呈現「無水」的現象。我長期臨床觀察「恩師」這方面的診治「用藥」,常在「養陰方」裡加用穀牙、麥芽、廣皮、生薑、炮薑、法半夏等一二味,流通「氣機」,助其運化;如「胃痛」明顯者,另加延胡索、蘇梗、炒白芍、丹參飲之類一二味行氣止痛。



「辨識胃病」必先明白「脾胃」的「生理機能」和「病理」作有機繫聯。我在「肝欲疏」一文裡曾詳論「補脾貴在運」,這裡進一步分析「脾、胃的升、降機能」在「病理」機制的重要,甚至可說是「治胃病」的首要功夫。「脾主運化升清~消化功能中的吸收精華物質」、「胃主順降濁陰~消化功能中的排泄渣滓物質」,身體若能「清升濁降,上下通泰」,何痛之有?會出現「痛症」全因「不通」之故,中醫所謂:「不通則痛,通則不痛」,意思是說該即時「疏通」「排泄」的物質,受到阻塞而壓迫到「痛覺神經」引起「疼痛感」,若能將「受阻物質」疏通,「疼痛感」即會消失。所以「不通」而「胃痛」者,多是其「升降之機」失常使然。強調「通、降」一面,固然是突出重點,但「病程」有久暫,體質有強弱,在必要時,還得善於用「補」,「補」之正是助其升降機能,使虛弱的機能「得補」而增強「升降」機能,推動「清升濁降」之功,歷代「傷寒論方」至「刪補名醫方論」裡有許許多多「攻補合用」之方,道理在此,如「小柴胡湯」「人參敗毒散」之類名方;清、葉天士治胃痛,常在「辛通藥」中加一味「人參」,從而取效,最堪師法。這裡的「通與補」,並不是一般的「實者瀉之,虛者補之」,而是在於「升清、降濁,疏通氣機」,解決「通與不通」的問題,就是擅於運用「通補之法」。懂得這個道理之後,就不會隨便「一見胃痛就固定使用○○強胃散、消化丸」之類藥方來處理了。


「胃脘痛」者還常見「痛多兼脹」、「痛而泄瀉」。一般認為「脹有氣滯」「泄為濕勝」;「理氣」則用「辛散」,「治濕」則用「分利、滲利」;孰知「辛散」能「耗氣」(損傷機能),且「辛散藥物」上行反易致「為噎、為噦、為嘔」的「副作用」;「分利、滲利」藥物」使「濕」更「下滲」(往下移位或滲利更甚),且「分利藥物」亦能「傷陽」(損傷脾胃器官蠕動等功能),以致「降令太過,氣化不行」者(通利藥物造成消化蠕動等機能受傷。坊間「食膳、飲料」等多有標榜幫助排便、排宿便、消化通暢者,這些「食品」「藥膳」「藥物」經常「攝取」,反造成消化機能嚴重損傷的後遺症;臨床曾見多位年輕女子服用幫助「排便」的「飲料」、「酵素」、「膳食」等半年、一年後,若不再攝取該「飲料」「酵素」「膳食」則不能排便,有停「三天、五天、七天」則「三天、五天、七天」甚至「更久」不排便的;造成「鳩佔鵲巢」的副作用)。「先師」治療這一類的患者,若是「氣滯」由於「濁氣上逆」者,常用「黃連溫膽湯」加吳茱萸,「和胃」以泄「濁陰」,而其中「黃連、吳茱萸」「枳實與竹茹」降濁最為理想;「濕勝」若由「清氣下陷」者,則用「胃風湯」出入加減。至於「識升降」而「擅通補」的各種具體方法,以「補土派」著名的李東垣和清、葉天士的「胃痛門」中,曲盡其妙,多可參考選用。



除了「脹痛」外,還有一種常見的「胃痛」~「刺痛」,「刺痛」又可依範圍大小分:「定點刺痛」和「區域疼痛」;前者常見於「十二指腸潰瘍」,位置在「胃脘」正中偏右一寸,該地方經常「刺痛」代表「十二指腸潰瘍」。「胃脘中上區域疼痛」往往是「胃潰瘍」,其中有一部份是因胃空腹服藥「損傷胃體」造成,尤其是「感冒藥物」(包括中西藥方),兒童經常是依著「處方藥袋」上面的指示「每隔四或六小時服用一次」,時間上正好是「空腹」,按時「服用」,藥裡頭又沒加用「胃藥」防著,於是具有「腐蝕性」的感冒藥物直接「損傷胃體」而造成「胃潰瘍」,這時病患「舌面多呈現地圖舌」(即舌面出現像中國、台灣等地圖的剝蝕圖樣),所以一般「感冒藥物」必須「飯後半小時服用」才是正確的「服法」,若是一定要按照「四、六小時服一次」,則必須在服藥之前,先吃一些土司麵包、稀飯、牛奶之類食品,才穩妥。以上這兩種「潰瘍性胃痛、十二指腸痛」,「恩師」常於兼證的處方中加入「白芍三錢、香附二錢、甘草一錢」「治痛消炎」,只要飲食生活節制、正常,很快癒合。



「寒熱喜惡」的辨證用藥:「胃寒脘痛」用「理中湯」合「良附丸」,溫中散寒;「胃熱脘痛」用金櫃要略「瀉心湯」,通降泄熱,已經成為臨床上的常規用藥。臨症「為寒、為熱」,主證明確時,「方藥」應該集中一點,不要過於繁複。即便病情複雜,亦宜分清主次而治之。寒熱互結,阻礙氣機,「不通則痛」的胃病,儘管寒熱可有輕重,見症亦有差異,傷寒論的「五瀉心湯」為不二法門,苦辛通降,升清降濁,隨症而設。葉天士「胃脘痛門」醫案,大半取法于此。每去參、草,加金鈴子散獲效。


按之痛者為實,「不痛者」為虛;「脘痛拒按,手不可觸,定有「食積」,或者可能是穿孔出血;脘痛喜按,尤喜溫暖,一般認為是「虛寒」,但也有可能是「血虛」。飢餓時作痛,得食則疼痛緩解,其病多虛;若吃下食物更加疼痛飽脹不堪,病多屬實。「實者」宜消,用「保和丸、越鞠丸」加減出入,不要嫌其平淡;「虛寒」宜溫補,基本常用「黃耆建中湯」,內補則用「當歸建中湯」。用這些藥方的指標,每可參考舌苔:「實證」苔厚而膩,但是突然「暴食」的「實者」尚未出現舌苔。舌苔黃而少潤,已從熱化,上藥便不盡合;有時苔如「積粉,白厚無津」,病非一般;加之「舌絳而暗」,其病情就很值得推敲,每每是「邪氣郁滯」之症,不能輕易認為「實證」,須仔細分辨。至於「虛寒證」較易辨認,舌多「質嫩稍胖苔薄」。


「胃痛」儘管屬實,一般不宜用「吐法」。臨床多見「複雜情況」:如「虛實交雜」者~「胃下垂」患者,脘痛「欲得按摩」,喜暖,用「溫運」胃部數百遍,得腹鳴矢氣則寬;既使見「胃悶漲、嘔氣」,也不可用「旋覆代赭石湯」降逆,胃已經「下垂」再用「下降」之藥,立即「反射」成「噦、嘔不止」(此時當用提升兼補氣之藥劑解救),若不及時「解救」「胃悶脹」則發展成更虛的「臌脹症」。又臨床曾見此種病變證,忌吐而反宜吐者,患者「胃痛作脹,脘痛水聲漉漉」,「得吐」反快,明顯是因胃中瀦留物多,可用「控涎丹」治之,乘其「逆上」之勢;藥後先令吐,後作瀉,吐瀉後頓覺爽快,能平安十日半月,過時再用此法,仍然有效,疊用幾半年,病情反見好轉;用此法必須先掌握兩點:1.脈來有神(脈搏跳動柔軟有彈力),2.無其它「敗症」,然後謹慎用之。亦有「虛證」不宜進補的:如「虛證」病人,不是口和味淡,而是「泛酸水,不能納稀粥」,吃粥則多泛清水;「不喜甜食」,吃甜則易作「吞酸」;或見「舌苔滑膩」的,均屬「虛不受補」之症;宜另想他法。尚有明見「實證」,為「食積」為「氣滯」,而「正治」就是不應,「攻之」其症反劇,對此宜「緩取之、輕取之」,其病反得效而癒。


「胃脘痛」「內傷」之因:主要是「氣、血、痰、食、郁滯」,阻礙氣機,不通而痛。「氣郁」胃痛,常見有兩種病情:一種是胃氣本身郁滯,失于通降;另一種是情志因素,「肝鬱」犯胃。前者多猝發,見氣機上逆,胃痛不能食,噦噫或嘔,噯出濁氣,胸膈脹滿,大便不通;「恩師」常用「黃連溫膽湯」加味,並分析「屬血」「屬氣」「屬躁」的不同病情,用湯劑調服「大黃粉」、或「檳榔粉」、或「玄明粉」;從「通」「降」中爭取效機。後者病情較「纏綿」,或輕或重,或緩或急,每隨心情暢抑而為轉移,「恩師」喜用李東垣、脾胃論的「散滯氣湯:當歸、紅花、柴胡、半夏、陳皮、生薑、甘草」,寓和營絡(血液系統)於理氣之中,最有法度。其中柴胡一味,若對肝胃病情不盡適應(太上升),可易以「蘇梗、川楝子、合歡皮、柏子仁」等一二味,調和肝和胃,恬悅養神,輕清流動。


胃病而及「血分」者,常見的亦有兩種情況:一類是「胃穿孔」或「潰瘍出血」或「痛久入絡之瘀血」(常因誤食不當藥物引起);另一類是「出血後之血虛」和「寄生蟲病性貧血」。診治:出血宜止血,「止血」可用「鮮荷葉」搗汁頻飲,或「血餘炭灰」調服,用治「急性出血」;另一方以「生大黃」 十五克 ,磨汁,調服炮薑末三~ 五克 ;或「失效散」用黃酒或醋調服其末,治痛又止血活血,病急時以「童便」調服。「痛久瘀絡」:葉天士的「辛潤通絡、蟲蟻搜剔法」,止痛袪瘀,兩擅其長。至於後一類「貧血」「胃中隱痛」:用「歸脾丸」加炮薑、川芎更好;如嫌其溫燥,再加熟地、白芍。對「鉤蟲病貧血」加用「伐木丸」。


「痰飲胃痛」通常痛亦不劇,症見:「胃寒喜溫,頭眩泛噁」,病較頑固。多見于慢性胃炎,尤其是肥厚性胃炎,胃下垂等。若苔薄膩而濕,「痰飲」似湯羹鉤芡,多因長期誤食冷飲、啤酒之類食物,「二便正常或便軟」者,治用「平胃散、二陳湯」加減可獲得改善。若畏寒明顯,則用「苓桂朮甘湯加澤瀉、半夏、陳皮、生薑」(通陽蠲飲是為常法),後取李東垣意,加羌活、槁本、桃仁、紅花,升陽通絡;偶而用「應急」的「控涎丹」~先吐後利「去菀陳莝」法,也能建功於一時,但終欠遠期的療效。


「食傷胃痛」:不需「止痛」,全在「消導」~促進消化即可。所謂:「暴積」易治,「久積」難除。看了以上分析,當知其理何在?


若胃病已擴及「他臟」,或是「他臟」疾病波及「胃病」,則須分析「生剋制化」,病情又更複雜。(參閱:肝欲疏:續篇)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鼻子過敏及兼症」的飲食問題~回覆子芳學棣繼「憂鬱症」的提問(草稿) 林比文

再回覆子芳提問:「過敏性鼻炎及兼症」的飲食問題(草稿)   林比文2008.12.9.


tlee2008/12/09 13:23 回應


 


謝謝老師的回覆,再請問老師,飲食上除了生食水果不食,辛辣不食(蔥薑蒜辣椒胡椒),加工食品不食,吃白米飯,五穀雜糧不吃,少量的瘦肉(是否有什麼肉不要吃的禁忌?)還有什麼要注意的?菌類可以吃嗎?


至於用藥方面是否可自行到藥房買科學中藥"荊防敗毒散"來服用?用法及用量是否照盒上的標示?


 


又我大兒子六歲11個月,他有過敏性鼻炎,食慾不好,很瘦,但個子高.最近換牙新長出來的牙齒都不白,不知和他使用鼻噴劑有沒有關係,還是缺少鈣質?(他不喝牛奶)不知能否補救?


還有他的右腳底長了一顆痣,從四歲開始長到現在還沒有停止生長目前已經0.3公分,別人都要我帶他去把那個痣割除,怕以後會變成黑色素瘤,不知老師的看法為何?關於黑色素瘤中醫的看法為何?


 


感 謝 老師


 


子芳


 


再回覆子芳提問:「過敏性鼻炎及兼症」的飲食問題:


「過敏性鼻炎」的飲食禁忌,除了「淺談過敏性體質」這篇所列的部分資料外,還該參閱「偏頭痛」「咳嗽」「養生交響曲」諸篇相關「飲食禁忌」的說明。答覆問題:


首先再強調一遍的是:「三菜一肉一蛋」中「一肉」如果是「豬肉」不可以是「瘦肉」,因為「全瘦肉」會造成「大便乾燥」,必須是「梅花肉、五花肉、排骨肉」等「帶一點肥油」的「瘦肉」,才可以「潤腸」,使「大便順暢」,如同「機車、汽車」除了加「汽油」外,還必須要加「機油」的道理一樣,汽機車使用起來才不會「傷害機件」;人體攝取少量「肥油」可以「潤滑腸胃機件」是很重要的「一環」。


其次,你問到「菌類食物可以吃嗎」?「生菌類」食品、飲料不可天天吃,若是「天天吃~幫助消化、排便」,久了會產生「鳩佔鵲巢」的「後遺症」,這也違反了「飲食宜雜不宜偏」的「鐵則」;其它「菌類食物」當成一種「蔬菜」配合則無妨;但也不可「天天攝取」。我是不太吃它,尤其是外頭「食品~粽子、油飯、素菜」裡的「香菇、菌類,蝦仁」等,衛生、新鮮度都有「問題」的多,平常我遇見這類食品都會將它「挑掉」,以免「吃到不乾淨~灰塵、沙子」等,「造成容易結石」的「疑慮」。


三、「荊防敗毒散」的「科學中藥」有很多廠商「製造」,品質優劣很難鑑別,這問題我曾經向「恩師」「討教」過,還是私下「分析」比較妥當。


四、「六、七歲兒子」~「鼻子過敏、食慾不好、很瘦、牙齒不白、、、」是否「缺鈣」等問題基本上說應該是「生活、飲食」出問題的「果報」,一個人「生活、飲食」離開「常閾」,早晚就會出現形形色色的「慢性疾病」(包括:鼻子過敏、皮膚過敏等),如果「生活、飲食」的「調攝」不能糾正回到「常閾」,服用任何「藥物」都是「枉然」。所以首先要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針對「問題癥結」去「解決」,才是「根治」方法。「噴鼻藥」「缺鈣」似乎都屬「次要」手段;「妄投」可能還會出現「後遺症」。「食慾不好、很瘦」通常是「父母太注重營養」「呵護太過」的「結果」。孩子「飲食」沒有掌握到「生活」的「規律」。「營養不過高、飲食不過飽」(尤其是晚餐)而「孩子覺得舒服」便是「最補」的吃法,這時小孩「睡覺會很熟、很甜」,「牙齒」自然會「白」。當然有時是一種「發育」過程,不必「太過操心」,否則「揠苗助長」會「得不償失」。至於「腳底一棵小痣」:不可以去「摳」它,越摳會越大,不去理它,它就維持「原狀」,久而久之通常會自然「脫去」;「黑色素瘤」也是屬於「生活、飲食」問題,參閱「養生交響曲」,就可獲得「解答」。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回覆子芳學棣提問~淺談「憂鬱症」問題(草稿) 林比文

tlee2008/12/04 13:21 回應


 


老師您好,


反覆看了此篇,覺得身邊的人很多這樣的症狀,尤其憂鬱焦慮失眠,我身邊有這樣症狀的都是婦女,其中有一人憂鬱症很多年,前幾年因為食不下嚥,人瘦了大半,有所有老師說的濕寒症狀,加上乳房有囊腫,囊泡內有積水,因為疼痛所以每年都要去外科將積水抽出,最近又發現一側有一個約 一公分 不規則的硬塊,醫生懷疑是癌,要她去做切片(切除).我因為看了很多中醫的文章都建議不要做,說做了如果是癌就會擴散,而不知如何是好。老師提到"久病必有瘀,而淤久了就會長腫瘤",又有文章提到,"胸部長瘤一般都跟肝經由關,應由肝經下手..." 是否直接看中醫治療比較好? 還有一個文章,是講中醫對乳癌的研究http://www.hantang.com/chinese/ch_Articles/brestcancer1.htm, 文中說了許多


我卻不知是不是該照單全收,所以來請問老 師.請 老師為我解惑, 謝謝 老師!


 


子芳


 


tlee2008/12/04 13:29 回應


 


再補一個連結http://health.wedar.com/show.asp?id=1509 


此篇是另一個論點,他主張"西醫治療過程的副作用是必要的惡,否則無法當下立即抑制癌細胞的發展,這些副作用在一段時間之後會逐漸消失,中醫可以在這方面對症治療。"


不知老師對此有何看法?


 


子芳


 


回覆:2008.12.5.


子芳學棣:你的回應知悉。


提到「憂鬱症」,可是時下最流行的「病證」之一;你「看了此篇」「覺得身邊的人很多這樣的症狀」,這可證 明 老師的「滿坑滿谷」之說。問題是這麼多「憂鬱症患者」,得到「妥適處理」又有幾人?坊間「書籍、媒體、網路、部落格、、、包括妳提的○○研究」「多如牛毛」談論到它,可是能針對「憂鬱症」提出正確「辨證論治」的文章卻是「鳳毛麟角」。你經過「保母」案例的體驗,應該有些微的「感受」到「辨證論治」的「奇妙」和「深奧」處,單純「失眠」或是「憂鬱症」是「無從下藥」的。「事出必有因」:「失眠」、「憂鬱症」可能是「眾果」之一,還顯現不出「失眠、憂鬱症的主因和眾因」之間的繫聯,必須經過「三五合參」「四診八綱」之類的「診察」過程,才能「辨識」出一個「輪廓」來;換句話說,必須作「全方位」的思維,才能確認「疾病」的「來龍去脈」,而後所做的「四理~生理、病理、醫理、藥理」有機聯繫才有「參考」價值。否則盡屬一般「曲學」~「野狐禪」之論(參閱:題西林壁詩~最後一段的下半段)。


我跟 馬 老師學習臨床多年,發現「憂鬱症」的「病因」最常見的是「寒濕鬱結的醫誤症」(屬於生活、飲食不當的感冒後遺症,處置不當所造成);擔心一般「不懂辨證論治者」~「惡搞」「亂搞」「胡說」,往往造成許多「不可收拾」的「遺憾」,所以「掛部落格」讓需要的人「知所抉擇」或是「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可循。如果你能將我的「部落格」有關篇章詳細閱讀,互相參透,正確的「處方」已經存在了。


胸部、乳房「囊腫有積水」基本上是「先有感冒後遺症」加上「飲食出問題」,例如:「頭重頭暈、脖子、背腰腳酸重、容易疲倦、胸悶、有痰、、、」(寒濕鬱結)的「人」,天天吃「水果」(凡瓜皆寒、生冷水果、生菜沙拉、、、),「體內」過多的「水分」就會往「纏綿」處「堆積」,該「患者每年積水、抽水」說明「水源」未斷,往後還會「源源不絕」地「抽」,甚至「胸悶、有痰」就會堆積在「胸、背部」,該「積水、痰」經過「體溫」的蒸發,久了以後便出現「痰核」之類的「腫瘤」,這時節「飲食還不知避忌」:吃到「海鮮加薑」「鐵板燒牛肉」「仁類:花生、松子、腰果、芝麻、豆漿、豆花等」「中西藥:任何補品、健康食品」、、、,「腫瘤」「痰核」就會迅速「蔓延」「擴散」開來,西醫檢查往往稱作「癌症」~「代誌大條」囉!惶惶不可終日,「失眠、、、」病情「惡性循環」而不「憂鬱」者幾希!。她目前有 一公分 大的不規則腫塊,這和我妹妹十幾年前的情況一模一樣,後來聽我的建議,嚴格管制飲食、加強運動,服用些許、、、散、、、、丸之類除濕、袪痰之藥物( 一兩 週),經過半年多的運動(當毛巾操的老師),完全消失。


西醫的說法也是一種「醫療方法」,是不是「最好的方法」,那要看情況而定。所以我一直希望「學者」能仔細研讀「題西林壁詩~解析」「養生主~講義」及「 馬 老師的紀念文」等,建立正確的「醫藥」「養生」觀念。


難老藝苑主人2008.12.5.